云览报告丨2023年昭通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建设
但是具体效果还有待观察。
据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主任葛国平介绍,被誉为连接四川省与西北的电力高速公路——西北至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不仅是全国首个跨区直流联网工程和西北电网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外送电工程,而且是世界上首座750千伏交流变电站与500千伏直流换流站同址合建的项目。葛国平说,宝鸡至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立足于全国产化方式建设,系统研究、成套设计和工程设计完全由国内单位承担,交直流设备实现100%国产化,是国内第一个完全自主化的远距离输电工程。
四川省水电资源丰富,占全国可开发容量的25%左右。据悉,我国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受汶川大地震影响,直至同年8月19日工程才恢复建设。28日,全国首个跨区直流联网输电工程——陕西宝鸡至四川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仪式在四川德阳换流站举行。据了解,位于德阳市罗江县的西北-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德阳换流站项目于2008年5月7日开工奠基。
该工程成功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完全具备了自主超高压直流输电设计能力和直流设备制造能力。工程投运后,每年枯水期,西北电网将向华中电网输送火电电量,极大缓解四川由于煤炭产量不足所造成的缺电问题,并减轻西北地区铁路运输压力。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是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才是加剧气荒蔓延的罪魁祸首。
冷空气背黑锅12月中旬全国大范围寒潮来袭,导致了今冬的第二轮气荒。从12月13日起,武汉市再次对全市天然气工商业用户实施全面停限措施,停限的范围还包括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此外,每次面对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政府的表现也总是差强人意。据了解,从11月18日重庆市政府发布有关限制私家车在10:00到22:00之间加气,到11月21日开征车用压缩天然气附加费后,重庆主城区的出租车加气难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
今年以来,能源价格集中调整加剧了市场的预期、公众的集中反弹,不少人质疑两大巨头是捂气惜售,挟气涨价。究其原因,是因为加气太难。
事实上,此种情况在中国能源领域里并非头一遭。分析人士指出,11月份寒潮过后,12月南方的寒冬才刚刚来临,而真正用气高峰就在春节前后。中石油方面称,第一次寒潮使中石油严重透支,12月的气荒在意料之中。中国产经新闻12月28日讯 中国能源体制弊端,正在从更多的方面表现出来
此外,每次面对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政府的表现也总是差强人意。此外,就是调峰,尽量保证居民的生活需要,对工业用气或用油进行一些限制。近来,武汉市内部分天然气加气站也出现断气或者限量供应现象。只不过,现在轮到天然气了。
事实上,此种情况在中国能源领域里并非头一遭。在广州市内,加油站汽油未到的告示下面几百米汽车长龙苦候的景象随处可见,油站周边交通拥堵不堪。
不过公众并不认同天气导致气荒说。当时,地方媒体纷纷把矛头直接指向石油公司,公开批评其因为国内油品寡头们要求再次升高油价没获得批准,人为地制造供应紧张,以要挟国家有关部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是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才是加剧气荒蔓延的罪魁祸首。但到了次日零点之后,仍有大量私家车排队加气,而且需要排队几个小时才能加到气。比如,2005年8月,珠三角地区遭遇了罕见油荒。一个被誉为太老旧、太俗套的垄断话题再次引起公众的热议。因此当寒冬真正来临的时候,气荒局面不会有大的改观。此外,长沙、西安等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天然气短缺现象。
这是所有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认同的一个理由。中石油方面称,第一次寒潮使中石油严重透支,12月的气荒在意料之中。
由于台风是沿海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公众无法苟同天气说。在11月中下旬,随着一场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来临,全国许多地区突然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现象,部分城市供需缺口达40%,天然气批发价格也迅速暴涨。
能源荒不断各方各执一词,真相难辨。过,根据经验来看,在解决关键问题上,这些措施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面临上游来气来油减少的局面,政府通常会做两件事:首先,与中石油或中石化协商,争取让巨头们不要太吝惜,多供应一点。再看看今年的油荒,虽然各个地方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但在第一次气荒刚刚过去20天左右,多个城市又再度面临供气短缺。每天的损失在4400万到8400万元之间。近一个月以来,该地区每天的用气缺口在220万立方米至280万立方米之间。
12月16日,重庆市一家私营企业主称,他的公司原有几辆烧压缩天然气的车,在近期都改回烧汽油了。今年以来,能源价格集中调整加剧了市场的预期、公众的集中反弹,不少人质疑两大巨头是捂气惜售,挟气涨价。
究其原因,是因为加气太难。不过,由于缺乏第三方证明,这一点也很难为公众所信服。
黄埔油库门前,来自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汕尾、揭阳等地的司机们为了等到放油,吃喝睡全在车上,有些等待超过了20个小时。分析者指出,如果将天然气替换为石油或成品油,就会得到我国能源领域一个经典问题的表述,而这个问题自从我国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就没有停息,一个常见的触发原因也是天气变化导致供应紧张。
北方的一股较强冷空气也让杭州天然气再次供应紧张。从12月13日起,武汉市再次对全市天然气工商业用户实施全面停限措施,停限的范围还包括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分析人士指出,11月份寒潮过后,12月南方的寒冬才刚刚来临,而真正用气高峰就在春节前后。杭州市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上一次明显气荒相比,这一次应该会相对缓和些,天然气缺口在17万立方米左右。
而当时,供油企业也将板子打在天气上,称油荒是受台风影响所致。中国产经新闻12月28日讯 中国能源体制弊端,正在从更多的方面表现出来。
换言之,当春节来临之时,或许才是供气巨头们经受考验的真正关头。不过,私家车用气、工业用气困难依旧。
据当地市民描述,个别加气站前等候加气的出租车一度长达一两公里。比如,2005年的广东油荒,政府承诺三天内缓解,而事实上,当时油荒持续一个多月。